乡村振兴的带头人——访信宜二中校友、“李欣古粽”创始人李欣

2024-07-31 09:22:24

 

乡村振兴的带头人

 

 

——访广东省信宜市长塘食品厂厂长、

 

“李欣古粽”创始人、女企业家、

 

信宜二中1996届初中校友李欣

 

 

罗宏宇

 

 

 

( 一 )

 

2024年5月26日上午,广东信宜市举办的“第一届信宜古粽制作比赛”在盈富国际宴会中心隆重举行。这是近年来在信宜举行的能引起广大群众关注的一大盛事,也是这个有着包古粽2000多年历史的城市,举办的首届包粽子比赛,这项赛事由信宜市餐饮行业协会、信宜市公益协会、信宜市民间文化艺术协会主办,由市文体广旅局、科工商贸局、市场监督管理局、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局、农业农村局、市妇联、社会组织联合会等单位指导,因而引起全市人民及省内外的高度关注。来自全市的20个古粽制作企业参加这届比赛角逐。经过紧张、激烈的较量,最终“李欣古粽”一举夺得综合大奖“金奖”!同时获得单项奖“粽馅搭配最佳奖”!

 

站在颁奖台上,捧着金光闪闪的奖牌和证书,李欣女士心潮澎湃,激动得热泪盈眶。

 

是啊,为了取得这样的好成绩,拿到大奖,李欣和她的团队成员们作了不懈的努力,付出了很多很多... ...

 

 

 

 

 

李欣在北京接受中央电视台记者采访

 

 

 

 

( 二 )

 

李欣于1979年1月出生于信宜市东镇街道长塘大坡村,她从小就是个好学上进、敢想敢干、性格开朗而倔强的女孩子。她1996年在信宜二中初中毕业后,考上广东贸易学校读中专。中专毕业后,年仅18岁的她就开始了艰苦的创业之路。

 

刚开始,李欣摆过地摊、做过小生意,虽然赚的钱不多,但也能维持生活,最重要的是学会了做生意的一些基本知识,积累了一些经验。

 

后来她通过调查了解,认为随着城区人口的大量增多,服装市场的前景非常看好,于是她当机立断,在信宜市区十字街口租了一间店铺,改行经营服装生意。

 

李欣是个有智慧的人,为把服装店经营好,李欣可是费了一番功夫。因为每干一件事都有它的内因和外因,思路决定成败。为把服装生意做好做活,她想出了三招:首先,她把店面装修得豪华温馨,与众不同,首先在视觉上吸引客人。其次把好进货关,她亲自去广州、茂名、虎门等地进货,挑选那些新颖、现代、有特色的服装,品种、款式繁多,让顾客有更多的选择余地。三是以优质服务取胜,她对每一位顾客都做到热情接待、微笑服务,尽可能向客户详细介绍每款服装的特色、优点及用料情况。这三招有效地吸引了客户,也促进了服装店生意红红火火地开展起来。

 

李欣经营服装店,一干就是10多个春秋,由于她头脑灵活,服务周到,善于经营,因而取得了成功,也让她在人生中掘到了第一桶金。

 

 

 

 

( 三 )

 

李欣是个敢闯敢干,不断进取的人。正当她的服装店生意做得风生水起的时候,她突然又萌发出一个新的思路:经营信宜古粽。

 

这个思路是从一件小事引发的。原来,李欣在做服装生意中结识了一批好朋友、闺蜜,平时有的朋友来店里,总忘不了从包里拿出从自己家里制作的古粽让朋友们品尝,味道非常清香可口。后来,李欣也在家里与朋友一道包古粽,带到店里让朋友、闺蜜品尝,想不到,她家里包的古粽受到大家的一致称赞。这一赞不要紧,竟然让李欣对信宜古粽重视起来,于是,她悄悄地对信宜古粽的历史文化进行研究和分析。

 

她通过全面调查分析,并走访当地一些有包粽经验的作坊,让她知道全国各地的粽子种类繁多,各有特色,但不论从造型、味道、品质上比较,还是在用料、份量、制作方法上来考量,出自广东省信宜市的古粽子是最好吃的。如北方的三角粽子,肇庆的肥肉土包型粽子、广西的砖头型粽子、两湖地区的细条型粽子、华东地区的尖角偏甜粽子、广州的大肉绿豆粽子等等,总觉得外地的粽子在味道、品质和造型上都与信宜的古粽有较大的差距。究其原因,主要还是在用料和制作工艺上的不同。

 

李欣是个有心人,她通过查找历史资料,得知信宜人包粽子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,而且还形成了当地传统的风俗习惯。信宜人不仅每年端午节包粽子,而且每年春节也有包粽子的习惯,特别是信宜人在新春佳节期间探亲访友时,都会喜欢将古粽作为家乡特产赠送给亲朋好友品尝。信宜民间还有一个特别有意义的习俗:包文昌粽(又叫状元粽,就是在粽子一头的侧面延伸出一个尖角,象征写字的笔头,以此作为好意头)。在新生儿满一周岁、小孩子第一天上学、孩子参加高考的三个重要时间节点,家里长辈们会特意包文昌粽让孩子摸玩、吃。祝愿孩子上学后学习进步,能考上大学、中状元,于是文昌粽又被赋予了更深层次的祝福含义。

 

根据这些资料分析,李欣认为信宜古粽已传承了2000多年,有着厚重的历史文化,并且有很大的市场空间和发展前景。于是她果断决策,要努力挖掘、传承信宜古粽的传统文化,发展壮大信宜古粽制作业,将信宜古粽的品牌擦亮!让信宜古粽早日冲出信宜,走向全省、全国,冲出海外。

 

说干就干。李欣既有风风火火的性格,又有一股使不完的劲,她将服装店退掉,然后马上申请一个“李欣古粽”商标,办理营业执照和卫生许可证,于2018年底办起一个“李欣古粽”小作坊。

 

小作坊办起来了,但如何运作?这才是大问题。李欣想来想去,认为还是从抓产品质量入手,只要质量好了,得到了客户的认可,就可以将市场做大做强。于是她从以下几点抓起:

 

一是选用本地高杆正宗大糯米作原材料,这在原材料上就占了优势。

 

二是在配料上也十分讲究。李欣古粽分为灰水(俗称碱沙)粽、白色原味粽两种品味。关键是在制作粽子馅时,是选用当地的土猪肉,用半肥半瘦的五花肉切成手指大的长条形,再用山茶籽油或花生油、五香粉、食盐、酱油等精心腌制两小时以上(如客户需要,还可加些许花生米、腊味、芝麻、蒜苗杆、咸蛋等佐料)作为粽馅。

 

三是在造型上也非常考究。李欣古粽呈圆柱长条型,一般每条长约20公分,直经约5公分。

 

四是坚持采用当地生产的古粽叶包裹,再用精制的簕古带包扎而成。

 

第五,在煮制上也很讲究,先用大锅将水烧开后,再放入粽子用猛火煮四个半小时以上。

 

这样制作出来的“李欣古粽”造型美观,大方得体、味道鲜香,口感极佳。且每条粽子的份量是用大糯米130克左右,加上粽馅煮熟后,重量为每条400克,一般情况下一人或两个人吃一条粽子都刚好。

 

“李欣古粽”甫一推出市场,就受到广大客户的好评和欢迎。产品很快在全市打响,并继而陆续销往全省、全国各地。

 

 

 

 

( 四 )

 

“李欣古粽”的销售渠道,由开始的朋友推介、微信群发布信息,后来发展到利用电商网络平台、抖音、视频、招聘营销代理人等方式。因而“李欣古粽”的名气越来越大,声誉越来越好,生意越做越旺,在全信宜市数十家生产制作古粽的企业中,“李欣古粽”脱颖而出成为“大哥大”,也是古粽行业的“领头羊”。

 

随着市场需求量的不断增加,订单不断增多,“李欣古粽”原来小作坊式的制作生产能力已不适应市场发展的需要。为此,李欣审时度势,决定扩大规模,她投资66万元在家乡长塘村建起2000多平方米的新厂房,实行批量化生产制作。端午节、春节旺季需要大批量纯手工制作包粽,李欣采取计件报酬、多劳多得的措施,而且当天就结清工资的方式,组织有包粽经验的村民到食品厂来包粽,培训她们提高技术和速度,达到1分钟能包好1条粽子,他们每天工作几小时,收入100—400元不等。让村民都有工作有就业机会。在“李欣古粽”食品厂,最多一天可以生产粽子几千条。平时每天招聘包粽子的阿姨10多名,到了过节或重大节日订单多时,需要请30多名阿姨帮忙包粽才能保证供应。

 

李欣的先生龚龙飞原来在一个大酒店当厨师,为了帮助李欣扩大业务,他辞掉工作,加入到“李欣古粽”团队,专门负责“李欣古粽”的肉馅调料制作,优质糯米的购买、灰水调控等技术环节,从而确保了粽子的质量。

 

利用微商电商和代理人的方式销售“李欣古粽”,是李欣取得成功的关键一环。至今已有200多人成为“李欣古粽”的代理商,这些代理商中,大都数是来自全国各地各行业的老总、网红达人,还有退休职工、有宝妈、有下岗工人,很多是因为曾买过“李欣古粽”品尝,感觉味道很好,见证到李欣的成功成长后而主动加入成为志同道合的合伙人,他们通过一台手机就可创业。李欣还与这些代理商保持密切联系,每天都会通过线上线下培训代理商、交流营销经验,带动代理商通过朋友圈、抖音、视频号等各种网络平台直播推广卖粽。目前,只要“李欣古粽”生产出来,就会被这些代理商及时发往全国各地。有一个西藏的客户长期指定在食用“李欣古粽”,本来“李欣古粽”的售价是100元1箱(10条古粽),但由于路途远,1箱粽子快递到西藏,仅快递运费就要150多元,但为了能吃上美味可口的“李欣古粽”,客户说不在乎这点钱,花多点钱也是值得的。新疆、甘肃、内蒙、青海、东北等地也有了“李欣古粽”的销售渠道与网络。至今,“李欣古粽”已销往了全国各省、市、自治区,展示出很大的发展空间。一位在香港工作的乡亲也十分喜欢吃“李欣古粽”,但无法直接快递到香港,这个乡亲就让代理人将“李欣古粽”快递到深圳他的亲戚家,他再从香港过来深圳取货。还有一些外出探亲的乡亲、回乡探亲的老华侨,将“李欣古粽”带往我国的港、澳、台地区及海外一些国家,这些来自故乡的美食受到这些地区华人华侨的欢迎和好评,通过品尝信宜古粽,更能勾起他们对故乡的思念之情。

 

那200多名“李欣古粽”的代理商,广泛利用网络和电商的优势,在销售领域大展身手,他们既找到了工作,也取得可观的经济收入,他们每月能收入几千元不等,有的还实现买车买楼了。

 

有了代理商,李欣再也不需要考虑市场营销了,而是专心致注地抓好生产制作环节,把好质量关。

 

还有那些专门为“李欣古粽”供应猪肉、粽叶、勒古带的乡亲们,更是获得了比较固定的经济收入。如水口镇石狗岭村就有10多位大爷大妈,6年来长期坚持上山采集勒古苗制作成包扎粽子的勒古带供货给李欣,这些勒古带每条长1.7米,宽约1公分,他们采集到多少,李欣就收购多少,村民们每月的收入也有几千元,比外出打工更好,仅此一项就带动这个村的村民富裕了起来。一个阿姨说,她靠经营勒古带这门生意的收入,已将3个孩子培养大,还建起了新房子,这也是乡村振兴的很好的例子。

 

洪冠镇一位阿姨,长期上山采集粽叶供应给李欣,两人建立了长期的亲密的合作关系,这个阿姨的小孩上学读书交学费有困难,李欣就提前给她预支粽叶材料款,终于解决了她的燃眉之急。李欣还资助这个阿姨修路改善居住环境。

 

 

据了解,因参与“李欣古粽”的制作及原材料供应、代理销售等活动,已让数百名乡亲真正靠劳动富了起来。制作信宜古粽这一行业已逐步兴起,一个巨大的信宜古粽销售市场已经形成。据不完全统计,2024年端午节前的5月至6月上旬,从信宜寄往全国各地的古粽每天超过10000条。

 

“李欣古粽”从兴起到蓬勃发展,6年来很好地挖掘传承了信宜古粽的历史文化,擦亮了信宜古粽的品牌,让全国各地的人们都有机会了解信宜古粽,喜欢信宜古粽。

 

“李欣古粽”,已成为信宜古粽的一张名片,成为信宜美食的一道亮丽风景,同时为乡村振兴作出了实实在在的贡献。

 

“李欣古粽”,已将其创始人李欣打造成全市、全省闻名的女企业家,成为乡村振兴的带头人。

 

愿“李欣古粽”在今后的发展征途上更上一层楼,再创辉煌! 

 

 

2024年6月13日

 

 

 

此文荣获“中华大地之光”征文一等奖。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作者简介:罗宏宇,退役参战军人,中国金融作协会员、广东省作家协会会员、广东省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特聘专家、广东省电影评审委员、广东省金融作家协会常务副主席、高级经济师。先后发表新闻稿件1100多稿。散文、诗歌、报告文学、小说、杂文等文学作品70多稿,出版专著2部,创作电影文学剧本3部,其中《孝女彩金》、《闪光少年》已拍成电影上映。《我不是功臣》正在筹拍中。电话:13928943531

 

 

 

 

图文供稿:罗宏宇

审核:韦家嘉

恩校缘校友会SAAS智能管理系统 基金捐赠平台、校友信息智能管理系统、校友卡运营管理平台 校友资源共享合作平台、校友企业会企宝服务平台、校友活动服务平台 纪念品文创产品商城平台、社群运营工具管理平台 广州查正源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校友平台网站建设运营管理 智慧校史馆设计和建设 校友会小程序、校友会公众号、校友会网站 微信电话:1360 270 555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