乘植物科普之风,踏科技创新之路

2024-04-16 10:39:42

为促进科普教育事业发展,提高青少年科学文化素质,并积极响应国家“双减”政策。5月19日上午,国家植物园科普馆馆长王康博士走进信宜市第二中学,为同学们带来《神秘的植物世界》科普课堂,通过生动有趣的自然现象,王康博士为我们揭示植物世界的奥妙。
  学校领导班子高度重视,热情迎接王教授的到来!

01
龙腾云校长代表学校致欢迎词

在本次讲座开始前,龙腾云校长对王康教授进行了详细的介绍,希望通过这次讲座让学生们感受到植物科普的魅力,培养学生科学创新意识和生物核心素养,增加学生动手的机会,进一步激发我校学生的科技兴趣和创新热情。

02
近距离认识科学专家

王康博士,教授级高级工程师,是“梁希科普人物奖”的获得者,现任国家植物园科普馆馆长。先后毕业于安徽农业大学、北京林业大学和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。曾多次赴欧美著名植物园访问、学习和工作。王康博士出版过《植物园的四季》等科普读物,是“王康聊植物”微信公众号的原创作者。

03
与专家的精彩互动

讲座开始,王康博士就以学生熟悉的植物大战僵尸游戏导入,请同学们分享其中的相关角色,同学们非常感兴趣。为了提高同学们的积极性,王博士提问同学们郁金香原产地在哪?我们身边植物的由来?海南盛产的水果中哪些是从外面引进来的?而同学们的回答也到了专家的肯定,他们的表现尽显我们二中学子的风范。

04
聆听科学之声

植物进化的秘密

为了让同学们更加深入了解植物的进化,王博士向同学们介绍了达尔文的物种起源中进化论相关知识,让同学们知道变异无处不在。王博士以啄木鸟用喙吃食虫子、高山植物、夏威夷的银剑花、世界上最大的种子为例,向同学们讲解植物的进化过程,同学们听得津津有味。

植物的伪装

 

动植物的协同进化

王博士为了让同学们对植物科普知识更加感兴趣,他介绍了动植物的协同进化的所形成现在各具特色的植物,以同学们熟悉的兰花和天蛾、蜂鸟和钓钟柳类的植物为例。

植物的猎杀行为

有些植物经过不断的进化,不但能够与动物共生共存,还进化成了能够捕食动物的猎杀者,所以在一些原始的森林里每天都进行着植物猎杀小动物的戏码。比如植物界的“三个火枪手”猪笼草、捕蝇草、茅膏菜等,这些植物会分泌蜜液来吸引一些小昆虫来自投罗网。

爱护大自然

王博士最后用一个视频来告诉同学们,要爱护大自然,大自然不会因为你们的破坏就会毁灭,毁灭的只会是我们人类。我们的行为决定我们的命运,而大自然将继续存在,随时进化。视频时刻提醒我们,是人类需要大自然,而大自然不需要人类!

05
专家答疑环节

经过一个半小时的聆听,同学们收获满满,同时小脑袋里已经对植物的知识充满了好奇,当然也有很多同学对一些在现实世界中出现的现象不理解,王博士都一一回答了同学们的问题。

课堂结束,学生们还意犹未尽,围着王教授请教,久久不愿意离开。

此次活动为我校师生带来了丰富的植物学前沿知识,激发了同学们学习植物学的热情,有效提高了学生们的生物学科素养。乘植物科普之风,踏科技创新之路,我校也将积极行动,通过丰富多样的活动形式将科普知识、科学精神传递给更多的师生和家长。

编辑:莫文婵
核稿:陈立福

恩校缘校友会SAAS智能管理系统 基金捐赠平台、校友信息智能管理系统、校友卡运营管理平台 校友资源共享合作平台、校友企业会企宝服务平台、校友活动服务平台 纪念品文创产品商城平台、社群运营工具管理平台 广州查正源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校友平台网站建设运营管理 智慧校史馆设计和建设 校友会小程序、校友会公众号、校友会网站 微信电话:1360 270 5551